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了做好精准扶贫,彬县通过逐一进户,寻找“穷根子”,依据问题找对策,制定脱贫方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效果。
先看病再付费 从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抓起
“四间土坯瓦房,墙泥脱落,屋内没有顶棚,抬头就是梁柱。老伴搀扶着老白,气喘吁吁。目光呆滞的儿子与儿媳,和同样目光呆滞的孙子孙女站在一旁傻笑……老白家的日子咋过呀?”这是彬县县委书记张胜利在扶贫日记中的一段话。
老白叫白栓弟,是彬县韩家镇太光村人,家里有6口人,除他自己左腿骨积水、患有脑梗外,老伴也是年老多病,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智障人。由于没有钱看病,全家不管谁病有多重,只能拖着不治。实在撑不住了,才到村卫生室买点药吃。即便这样,他们全家还欠了医药费1000多元。
“病魔犹如藤蔓,缠住了老白这样的人家,全县有多少户,境况怎么样,如何摆脱贫困?”2016年3月20日晚上,张胜利住在了太光村,决定摸清底子,对症下药。
经过调查,全县建档的贫困群众有2.8万人,其中2020人因病致贫,平均每人每年花费医药费1.2万元。这对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户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同时,调查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新农合的门槛问题,住院治疗有最低起付线,报销有最高封顶线,两根平行线让患病群众不知所措,既怕超又怕不够;有的群众不知情,没有按要求去指定医院和药店;有的没有保存票据,致使报销卡壳;有的住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买药还得支付往返路费;慢性病门诊报销60%的比例偏低;新农合参保有盲区等。
很快,县上出台《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和《彬县贫困户中的大病慢性病患者医疗救助办法》,共推出了13条医疗救助措施。其中,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是,把特困贫困户合疗基金垫付比例由3万元至5万元提高到不超过10万元;贫困户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从1万元下降到3000元;大病患者除按政策报销外,民政部门再救助3000元到5000元;分别提高镇、县、市三级医疗报销比例;所有贫困户在县、镇医院住院先看病后付费,免住院押金。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彬县贫困群众有病敢看了。
企业能人带动 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要真正富起来还需要从产业做起,一个龙头企业、一个能人就能带动一大片,卢效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