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栋 通讯员 行波
今年8月,一台“速筑土墙机”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视频里,只见取土、混料、筑墙一气呵成。仅用了1个小时,一道6米长的夯土墙即宣告建成。
研发这台机器的杨凌旭荣农业科技公司,依托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邹志荣教授的技术发明——模块化主动采光蓄热日光温室。这一专利曾荣获2014年度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杨凌示范区,像这样就地转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例子不胜枚举。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中的定位和要求,经过20年不断积累,农科城正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紧紧围绕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区作用”的要求,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国家使命,为农业科技创新输送源源不断的“杨凌智慧”。
今年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李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华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葡萄酒学院是亚洲第一个葡萄酒专业院系。截至目前,国内葡萄酒的专业教材,国内葡萄酒厂的技术骨干,90%都来自杨凌示范区。
获奖的课题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中国不能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和优质葡萄酒的传统观念。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也因为该课题而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标准”。这一基础性研究成果,将为西部生态移民安置、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群众收入作出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聚焦国际战略前沿,科技创新聚焦旱作农业发展,科技创新解决旱区农民需求。20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这一国家任务,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以“西农979”“小偃22”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产约25亿公斤。“陕油8号”等油菜新品种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成为我国“双低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创造了全国玉米高产纪录。“西农8号”西瓜新品种,在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6000万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西瓜种植领域的最高成就。“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有望替代红富士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的主栽品种。
在杨凌示范区,与科技创新实力同步提升的,还有大幅增长的协同创新能力。示范区以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与区内两所大学“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与24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协同创新“两个联盟”;与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组建了协同创新机构,基本形成了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
目前,杨凌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野外台站5个,重点实验室22个,其他研究平台8个。2010年至2016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3个。
据统计,2009年至2016年底,杨凌累计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5.78亿元,每年分别投入2.59亿元、2.99亿元、3.66亿元、4.18亿元、5.02亿元、5.22亿元、5.42亿元、6.7亿元。去年,示范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位居全国前列。
一个旱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座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正在追赶超越中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