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比较热闹的是大学校园,尤其是名校校园。据媒体报道,今年暑期游客排队等待进入清华北大校园,同时还出现了各类奇葩的蒙混入校方式。远在欧洲的英国也受到波及,伦敦、剑桥、牛津、爱丁堡等多地校园被“占领”,参加夏令营游学的中国孩子家长是绝对主力。两条新闻联系起来,就有了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真是想尽了办法。
游名校,美其名曰游学,多数是到名校去看看校园,有的还会听几节课。很多家长对之趋之若鹜, 目的不外乎让孩子先感受一下名校氛围,为孩子增加一点名校体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之类。其实,顺便也可以游览一下周围景点,两相便利。游学最近几年比较火爆,很多已经产业化,不少培训机构和旅游公司都想趁机分一杯羹。
其实,细究一下,这种游名校更多时候像是一股热潮,同旅游热相关。很少有人会仔细想一下,这个对孩子到底有多少助益。一方面,这种游览多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跟到此一游的景点观赏区别不大。更何况暑假期间,很多学校都是假期,并没有教学活动,体验学术氛围都无从谈起。大学,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到名校看看大楼,同看看一般市区也没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植被草地多点,楼稀疏一点。惊鸿一瞥能够让孩子学到什么,真的不能奢望太多。总不能奢望孩子看一眼名校,从此立下大志,醉心学术吧。
更何况,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少名校,现在对大量游客到访已经不胜其烦。很多家长在现场留下了大量垃圾,诸多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名校的卫生环境和校容校貌。加上排队拥挤,想来不少人的心情也不会好。言传身教,这种游名校,不给孩子遗留负面情绪和负面影响就不错了。真正的熏陶,需要靠家长的日常教诲和积累,绝不是时一时的走马观花。
说到平时积累,想起日常读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都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同孩子养成。与游名校热潮对比强烈的是,逛书店或者泡图书馆,很多家长孩子并不热衷。暑假笔者偶尔到书店去,尤其是几个不错的人文书店,包括几个主要的图书馆,人并不多,孩子就更少。有也多数集中在教辅区,多数都是辅导学习材料之类,少有孩子认真在读人文书籍。读书过于功利,而非因为兴趣,自然积累和学术兴趣等也就无从谈起,对其未来发展也未必有利。
有时间游名校,不妨逛逛书店图书馆,对孩子也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