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 王城)“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在辣椒育种、种植、采后处理与食品加工、辣椒营养与品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大幅提升了黔椒产业科技水平,有效推动了黔椒实现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所长吴康云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博会上表示。
据悉,由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生态黔椒?泉涌天下”的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将近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执行会长戴中久介绍,目前,辣椒产业是我国最大的蔬菜产业,我国辣椒总产量2800万吨,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全国食辣人群超过6亿。贵州省遵义市有着优良的辣椒产业基因,拥有完整的辣椒产业链和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
随着当前辣椒消费的不断增长,市场对辣椒品质、安全、品牌、品种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辣椒产业的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对辣椒深加工、精加工研究仍然不足,造成一些资源浪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指出,“我国辣椒产业亟待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加大对辣椒种植、贮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产品优质化水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我国辣椒产业目前形成了以贵州虾子镇等为代表的8大重要区域性辣椒集散地和以贵州 “老干妈”等为代表的200多家辣椒深加工龙头企业。贵州省辣椒全产业链的升级转型发展,与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科技助推黔椒产业发展,以“提升黔椒品质、适应辣椒食品消费新需求,实现黔椒节本增效”为科研工作重点是紧密相关的。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是从事辣椒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也是贵州省级辣椒育种与栽培工程研究中心。该所围绕辣椒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点,将辣椒研究方向细分为辣椒资源、辣椒育种、辣椒栽培(植保)、辣椒加工四个方面。每方面都对应有一个研发团队, 展开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地科研工作,这使得该所的科研成果与贵州辣椒产业实际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胡明文介绍说,“辣椒品质优劣首先与土壤有关。该所对贵州辣椒主产区的土壤基本情况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配套研发出了贵州不同区域、不同时期辣椒施肥配方及对应修复技术,对辣椒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