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张子雨 实习记者崔丹萍)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一年多时间,共享单车从无到有,逐渐成长为共享经济的一大代表。而在共享单车的运营背后,自行车的生产厂商,也算得上是其中的弄潮儿。
在过去一年里,天津飞鸽、上海永久、凤凰三大老牌自行车厂纷纷与共享单车达成了合作。不光是这三大品牌,很多中小型的自行车生产厂商也感到了订单量的暴涨,共享单车,给原本沉寂的自行车行业带来机遇。
如以上几位自行车生产商所说,共享单车所带来的订单之大,是他们没想到的。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方文件显示:中国每年有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内销在2500万辆左右,而仅ofo和摩拜这两家共享单车2017年一年的订单所带来的产能就将超过2500万辆。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自行车生产商有一种疑虑,共享单车生产线上的模式特点是标准单一化、质量中低端化,但这一生产方式需要巨大的产能来支撑。天津飞鸽自行车市场部的负责人就表示,在这种规模的量化生产过程中,传统厂商的品牌可能面临逐步被边缘化的境地,变成共享单车的代工厂。
蜜月期总是短暂的,对于自行车生产商来讲,订单爆发带来了产能的迅速扩张,而市场的快速冷却,也最终造成了大量的闲置产能。
一生厂商表示,五月份整个市场就开始下滑,现在,专门生产共享单车的生产线已经准备停了。”另一生产商说:“六月份订单突然减少了三分之二。这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生厂商认为,产能一旦提升起来,共享单车的市场就慢慢饱和了,所以一定会去“踩刹车”。但是,“刹车”让很多企业面临一个大问题:多条流水线突然没订单了,该怎么办?
随着多家小型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市场,人们逐渐意识到,下半场已经到来了,竞争当中,纯靠数量的粗放扩张难以持续,而对于自行车企业来说,享受过了共享单车带来的短暂红利之后,现在面对的转型之路,或许更加痛苦,也可能更加漫长。不过,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也有一些自行车企业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小鸣单车在目前的共享单车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家企业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它本身就是一家自行车的生产商。
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从事自行车生产20多年。由于普通自行车市场需求低迷,他的公司一直在休闲和运动自行车领域发展。看到共享单车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商业模式,邓永豪决定转型进入共享单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