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沁
因为父母焦急,人为压缩了幼儿的游戏期。读懂孩子,首先要学会看懂孩子的玩。25日晚,静安区芷江中路幼儿园园长、学前教育特级教师、特级校长郑惠萍分享了“孩子的玩与其自身发展的关系”,教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玩”。
在2015、2016年成功举办12场“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的基础上,今年市教委、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再次联手推出7场系列公益讲座,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和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过早学影响可塑性
社会调查显示,3岁前,就有四成孩子参加培训;0至3岁参加社会早教培训的孩子中,约41.6%学拼音、英语、奥数……孩子要玩,但焦虑的家长让宝宝争分夺秒“超前抢先”,特别是越接近大班的孩子,家长越焦虑,不让孩子浪费宝贵的时间“瞎玩”,将小学知识硬生生地提早“塞”到学前期。
有研究表明,提早学习知识,影响右脑发展。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识字,死记硬背,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影响想象力发展和学习兴趣;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可塑性会大大降低。“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无可替代的,在学前阶段,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郑惠萍说,玩就是让孩子像孩子的样子生活。如果压缩儿童的游戏期,没有玩的孩子过早成熟,因为没有“玩疯”的童年,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只有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玩的童年里,蓄积了足够的能量,才会在将来发展有后劲。
虽然不少家长承认孩子的玩是有意义的,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不相信孩子有潜能自己玩,往往又在“教”孩子玩,桎梏孩子玩的天性。郑惠萍认为,孩子的玩纯粹为了愉悦,但家长要的是获得知识,于是以“玩”的名义取消了孩子真正的玩。事实上,在玩中,孩子从来不缺少创意和方法。
幼儿自创玩法,比成人规定的价值大
幼儿园有两类活动,一类是纯粹的游戏,一类是教学游戏化,通过游戏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两个孩子在玩规则游戏——打牌比大小,一个男孩总是赢。老师问他有啥窍门?他说出牌时先记自己的牌,再比较他人的牌,看数字比快,不要看花纹。男孩在玩时会有意记忆、主动观察、分析判断、寻找规律。在郑惠萍看来,游戏会带来长期的利益,比如:学习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孩子们通过玩,提升了创造力、主动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人际沟通以及自信心和抗压力等,这些能力正是面对当前世界最需要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如何让孩子玩得快乐,又有意义?郑惠萍说,关键要用成人的教育智慧,呵护孩子的智慧。她建议,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要压制,要真切地关注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给孩子一种开放的环境。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利用幼儿原本生活的内容,同时又创设这种生活的环境,让孩子学会生活。老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材料,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玩得有趣、有效、有用。比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在与幼儿的共玩中变成玩具,要相信幼儿的自创玩法比成人规定的玩法价值大。沙、水、积木、颜料、黏土、绳子、管子、纸等,这些生活中最基本、原生态的材料,都是能实现与幼儿“对话”的活动材料。家长买玩具,并非越高级越好。玩具只有在孩子手里玩起来,才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