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于2016年1月发布了《关于技术团队离岗创业的暂行意见》,倡导以技术团队离岗创业的方式,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改革通过多项措施保障科研人员‘温暖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其活力,加强与社会资本的结合,孵化一批‘专精尖’的高技术企业,推进研究所技术成果的产业落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自动化研究所也是中科院首家实施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研究所。
“温暖”从何而来呢?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通过实施新型股权激励,激发离岗人员创业活力。对于依靠科研团队自身力量自主培育的技术成果孵化企业的,自动化研究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85%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和创业核心团队。
其次,建立人员双流动通道,解决创业人员后顾之忧。在人事管理方面,离岗创业人员与自动化研究所、原所在科研团队签订离岗创业合同,自动化研究所在3年内为离岗创业人员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3年内,创业人员可随时根据创业情况选择回所工作,原所在科研团队保障其回团队工作。
自动化研究所还为离岗创业人员设置了专门职称晋升通道。任职年限满足基本任职条件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期间可免评审直接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为离岗创业人员单独设立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单独评聘。
此外,自动化研究所还梳理科研成果清单,对接社会资本,加速推进成果落地。自动化研究所梳理了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语音处理、智能视频处理、分子影像、康复机器人、工业视觉检测等50余项可产业化成果。这些成果技术特点突出、成果形态清晰、市场前景良好、科研骨干创业意愿强烈。
在北京市科委的推动下,自动化研究所积极与社会资本对接,与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乾德文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中自人工智能创投基金,首期3.5亿元。随后,又与高瓴资本联手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规模为10亿元,面向所内外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和应用的早期和成长期项目和企业。在与社会资本的对接中,自动化研究所梳理的多项成果被相关基金选中,与投资方及合作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先后启动了公司组建工作,开创了科研资本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