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雨含
那又是一次谈到下班时间的个别教育,由于担心戒毒人员晚上情绪波动,我决定将谈话继续下去。
这次教育的原因是,戒毒人员苏某接连因违纪被评差处理,影响了小组整体排名,苏某悔错意识不强,引起其他组员不满。而她满腹委屈,觉得受人排挤,郁郁寡欢。
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在大脑中检索苏某的基本信息和平日表现,信息整合后发现,由于从小被收养长大,一定程度上缺乏关爱,使其敏感、不合群,与亲生父母相认后也无过多亲情,导致其性格孤僻,缺乏感恩之心,加之年龄较小,世界观、价值观处于不稳定状态,思想容易出现偏差。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对苏某进行教育谈话。
“最近生活得怎么样?”
“不好。”
“怎么不好,说说看。”
苏某情绪激动地说:“我被评差处理好几次,不是故意的,他们有必要这样说我吗?别人不尊重我,我也不想尊重别人。”
“我能理解你,毕竟谁都不会故意违纪,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可能你只是不善于表达,我相信,你在各方面都很努力,都有进步。”我这样开解着她,苏某稍微展了展眉,开启话匣模式。
耐心听完她的倾诉并给予积极回应后,我稍加严肃地教育道:“现在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无论原因如何,结果是不是由于你的问题导致小组排名倒数?你不肯承担后果,还对组员大声呵斥,应该吗?大家都在为整个集体努力,却因为你的粗心、散漫受到牵连,大家有所埋怨,是不是也能够理解?你忘了最初入所,家人还没有汇款时,小组组员无偿捐赠食物给你的事了吗?”
她陷入了沉默。我继续说道:“做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遇事多想想别人的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在小组组员的角度,你会怎样?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对的,但想要别人有怎样的态度,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做出努力,而不是一味抱怨。做错事应该勇于担责、敢于悔过,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总会打动别人。你要学会敞开心扉接受别人的爱,也给予别人友爱的态度……”这次个别谈话教育之后,苏某改变了一些非理性的观念,逐渐转变了态度。
其实,相比刚入所时,苏某已经有了很大转变。那时的她由于联系不上家人,成为“三无”人员,不与人交流,封闭自我。我鼓励她继续写信,家人只是一时难以接受,只要她不放弃,就总有被原谅的那一天。其间,我帮她多次拨打电话,最终,她的家人并没有放弃她。
慢慢地沟通、相处,她变得开朗起来,虽然也有许多问题出现,我也不能保证她日后不再复吸,但至少每次教育我都竭尽全力。不仅是苏某,我坚持对每位戒毒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加上厌恶性疗法、亲情观念灌输、行为修正等心理咨询方法,相信哪怕是滴水之力,也有穿石的可能。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干警,我深知,平凡的岗位承载着不平凡的使命,在严于律己、公正执法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找出戒毒人员的心瘾症结,以人文关怀之心进行分类矫治,提升她们的抗逆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多种方法、资源帮助她们追寻人生价值,重新回归社会。
(作者系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