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8月24日消息(记者李楠 观察员田国青)种种迹象表明,煤焦大省山西正试图突破环保和市场重围,闯出焦化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今年4月,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临汾调研时提出,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改革推动环境治理,加快焦化行业改造升级。山西省长楼阳生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发展差异化、高端化的煤基化工产业,推动煤焦化一体化发展。这两位党政“一把手”的理念聚焦于一点,那就是:焦化行业的发展要走“高端路线”。
官方如此重视,与焦化行业在山西地位之重不无关系。在山西经济发展的数轴上,焦化行业无论纵向看总量,还是横向看占比,都举足轻重,对山西经济增长、税收、就业贡献突出。
然而,这个承载光环的行业在2015年以前,连续八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6年以来,焦炭价格大幅反弹,焦化行业才扭亏为盈。
价格回暖并未掩盖行业“尴尬”:一方面,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焦虑感普遍弥漫;另一方面,上游煤炭领域和下游钢铁市场双重挤压,两头受气,持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靠。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焦化行业在转型、环保、市场、资金等诸多方面可谓“压力山大”。特别是环保这个“卡脖子”问题,几乎置焦化行业于绝境。一些企业屡屡登上超标排污的通报处罚榜单,中央对山西的环保督查中也点名焦化行业的排污重。“内忧外患”之下,山西焦化行业普遍笼罩着深深的焦虑。
在“横下一条心、培育新动能”的特定语境下,传统企业时刻担心会被“遗弃”。全行业普遍疑问,“负重之身”如何才能翻过身来,逆势前进?
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山西省分管工业运行的副省长王一新连续赴运城河津阳光焦化集团、太原清徐亚鑫能源集团、吕梁交城美锦能源集团和山西省焦炭集团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这或许意味着,书记省长对焦化行业的系列谋划布局,即将迈出实操步伐。
山西焦化产业发展起步早,以4.3米的普通焦炉居多,而山东、河南、河北等“后起之秀”,大都采用5.5米以上焦炉。尤其是山东,5.5米以上焦炉占全省75%以上,技术装备水平显然比山西高出一个量级。布局散、产业链条短、物流成本高等问题,也均掣肘山西焦化行业。
早在2016年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就提出,焦化产业要加快实现“以焦为主”向“以化为主”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