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马公路沂南段
□陈德玉 孙兆明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沂南县三山沟村,三面环山,曾因交通不便,行路艰难,上世纪80年代,被世界粮农组织德国粮援项目专家确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随着沂蒙生态路的建成通车,三山沟村,已发展成为美丽乡村,沿线建起了4处4A级景区,2个村庄入选中国最美乡村,村里的农副产品成了游客的抢手货,沿线开办的农家乐饭店堪比县城火爆。这是沂南县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的新成效。
建好路就是最好的养护
近年来,沂南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建设年”、“道路管理养护年”等活动,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民参战的“总体战”,形成了“四轮驱动”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建成农村公路2100公里,全县29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了农村公路联网。
农村公路能否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沂南县设立农村公路工程公示牌,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与质量监督职能,质量负责人和工程监督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组织对340名乡村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编印《工程技术质量操作手册》,分发到各乡镇及施工员手中,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各个乡镇,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管,保证每条路段都有一名技术人员严格把关。
在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与各乡镇、县交通部门与各施工单位层层签订了《质量目标责任状》,从设计、用料到施工、管护全过程监督,并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组,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严格按照省市下达施工操作规程,每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为进一步把责任落到实处,交通部门先后组织进行20余次“地毯式”清查,以质量标准为依据,把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结合起来,对进展快、质量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的通过电视曝光;对不顾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追究责任人,从而做到了修一条成功一条。沂蒙生态路2009年建成通车,从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成近10年来,还未有大的整修,充分体现了建好路就是最好的养护。
创新机制确保管养到位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沂南县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实行政府主导、物业化管理、公司化保洁,严格实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养护责任,全面推行“三联三建一考核”机制,确保了农村公路有人管养,有钱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