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源的安全与卫生至关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如何保护的?成都晚报记者前日来到大邑县第四自来水厂,与巡查人员一起巡河。两名巡查人员每天要对水源地展开4次巡查,以保水源安全、卫生。
每天巡河四次 风雨无阻
大邑县第四自来水厂工程属“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位于高堂寺山脚(晋原镇五童村4组),净占地50.2亩。在第四水厂,记者见到水源地的两位巡查人员刘成龙和陈德祥。
刚刚走进水厂,水源地保护区的蓝色标牌便映入眼帘。刘成龙介绍,大邑县第四水厂属于饮用水保护区,法律明文规定保护区内禁止设置畜禽养殖场,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以及禁止设置排污口。像这样的保护标志,保护区内随处可见。除了设置环保标志,实时的电子监控也分散在水厂周围,10个电子监控设备,对水厂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一旦有不合法现象出现,及时对点对人进行处理。
每天上午8点半到下午6点是巡查人员的上班时间。记者来到第四水厂时,他们已经完成第一次巡查。“每天早上、午饭前、午饭后、下班前都要去巡查。”陈德祥介绍,一次巡查,来回近10公里,一天下来近40公里。“不管天晴下雨,遇到下雨更要巡查。第四水厂供给范围覆盖整个大邑县及周边村镇,只有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好了,从源头上保证了水质,供给市民的饮用水才能安全健康。”
偶有飞石掉落 心有余悸
第二轮巡查,记者同行。坐在巡查车上,陈德祥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水面及周围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沿河一侧公路行驶。
整个巡视过程中,除了水中偶有落叶,并未出现垂钓现象,甚至可见白鹭水上翻飞。一侧青山,一侧绿水,微风拂面,虽然惬意,但巡查路上有时也会遇到危险。“有一回,我刚路过山下面,一块大石头就滚下来了,幸亏跑得快。”陈德祥心有余悸。之前山体没有安装防护网,从下面经过都是提心吊胆的,但这又是巡查必经之路,所以只得随时观察山体状况。
河中央停着一辆打捞船,一位打捞人员正在打捞水面的落叶、垃圾等。刘成龙告诉记者,除了他们两位巡查员之外,还有一位河道打捞垃圾的人员,每天定期清理水面杂物。
刘成龙和陈德祥均是去年年初来到水厂上班。陈德祥今年已经51岁,之前一直在外工作,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为了更好地照顾双亲,便选择到离家近的水厂上班。由于附近没有商店,除了早饭晚饭在家解决,午饭只得由离家较近的陈德祥回家带过来,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便是二人的工作区、休息区。中午累了就在地铺上休息一下。今年25岁的刘成龙在东北当了两年兵后,选择回到家乡。“我们这儿连电视都没有,也没有做饭的地方。”刘成龙说,即使这样,也并不感到无聊,每天4趟巡查下来,看到保护区内的水越来越好,心里也就高兴了。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何海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