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长沙市雨花区环保中路,郭文光(左二)介绍他收藏的中国传统人物画。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前不久,郭文光的传统人物画藏品又多了一幅。这幅画是他的朋友从山西搜集到的。展开两米长的卷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与鹿鹤嬉戏的小孩,和面团的妇人,鼓瑟吹笙的乐手,搬东西的挑夫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郭文光对这幅画爱不释手,本着对传统人物绘画保护与传承的初心,他执意从友人手中购得此画。8月中旬,这幅画作在稍作修复后,展出在长沙城南的“恒一艺术博物馆”,静静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长沙画院常务副院长郭文光,潜心艺术创作的同时,竭尽所能收藏了上千件中国传统人物画,抢救文化遗产。这批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业内学者的高度肯定。
“艺术是我永远的初恋”
郭文光对艺术的痴迷,发萌于小时候。出自书香门第的母亲,是小学教师,既教文化课,也教美术、音乐。4岁时,他就对家里的字帖、美术书情有独钟。
每天中午,家人午睡,他常一个人趴在全家吃饭的大方桌上,临摹柳公权书法,或者勾摹连环画上的人物。家里的床铺、门板到处都是他的涂画,连姐姐们的课本,都被他画满飞禽走兽、仙人武士。他说:“也许从那时起,艺术就渗入了我的血液。”
父亲在祁东县水利局工作,全家就住在水利局院子里。院子里有10多个小孩子,大家玩得兴高采烈,而郭文光与他们不同,每天自觉练习2个小时书法和绘画。小小的郭文光,已有一种令小伙伴们羡慕佩服的本领:把看过的故事书画成连环画。
出于对绘画的兴趣,郭文光从小的志向就是考美院。他记得,考大学时,能用来参照的资料少之又少,手上仅有一本《胡考素描集》。因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后并入长沙理工大学)好分配,因而选择了“轻专”。大学虽然学的是工艺美术,但他买了《芥子园画谱》《麻姑仙坛碑》等天天摹练,乐此不疲,还广泛涉猎了雕塑、景观设计等。
“艺术是我永远的初恋。”郭文光说。
耐得住寂寞,终凤鸣高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