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莹 本报记者 蒋君芳
“以前这里恶臭味特别熏人,蚊虫还多得不得了。现在窗子终于可以随意打开了。”8月17日,记者走进成都崇州市崇平镇君渡村,村民郑玉琴对崇州最近的环境污染治理拍手称快。
原来,在距离郑玉琴家不到300米的地方,一座养鸭场此前存在5年之久。鸭群的粪便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沟里或者土地上,让郑玉琴等周边村民苦不堪言。但一个月前,养鸭场老板周志华把最后一批长成的5000只鸭子全部卖掉后,关闭了养鸭场,“确实对环境影响太大了。”周志华说。
这一切,都是崇州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工作的结果。
近年来,崇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数量逐年增加,全市有各类大小养殖场1746家。在提供大量畜禽产品的同时,一些养殖场畜禽粪便直排,也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
但养殖场的关停和企业不一样。“我们需要等待养殖户手上这批畜禽出栏后,才能彻底关停或搬迁,在此之前要尽一切办法进行规范整治。”崇州市农村发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该市不搞“一刀切”,通过开展台账式管理和巡查,逐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
以崇平镇为例,该镇在对全镇畜禽养殖企业(养殖户)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工作台账:分户台账、汇总台账、信访台账和销账。其中对每家养殖企业进行了详细编号,对基本信息、整治内容、整治期限、责任人都做了明确。比如君渡村7组的高保红生猪养殖场,现存栏130头,整治内容为“封堵排污口、清理面源污染,做到零排放,并在这批猪尽快出栏后关停”,关停期限为10月30日前。
同时,当地还建立了巡查制度,网格员和村委会成员每天对已关停和整改的养殖场进行动态巡查,确保不出现偷排、漏排和渗排现象,巩固整治成效。
据了解,截至目前,崇州已经关闭养殖场88家,整改225家。今年12月31日该市将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工作,完成禁养区内已有养殖场的关闭或搬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