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近两年增速放缓,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对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关注与日俱增,不乏担忧之论,例如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企业税负过重”、资本外流等。
近日,第一财经发文释疑中国经济六大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增速是否已经企稳?中国的债务风险可控吗?中国的大气水土污染防治有希望吗?中国企业税负过重吗?中国的营商环境会导致资本外流吗?农产品价格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吗?
事实上,上述这些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可管可控。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无论面对“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中国经济都有足够韧性加以应对。
经济增速方面,2016年第四季度升为6.8%,略高于前三个季度的6.7%,2017年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为6.9%,出现了经济增速略有加快的迹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工业、投资、服务业多项指标增速回落,但稳中向好的势头不减。
实际上,因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这两年频频遭遇“唱空”,今年5月末,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经济增速,因此下调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穆迪、标普,以及各种外资投行,不时爆出中国经济“崩溃论”、“断崖说”。
当然也不乏看好中国经济的国际机构。8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完成和中国一年一度的经济和政策磋商后表示,中国经济继续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改革在广泛领域取得进展,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7%的强劲增长水平。
比增速企稳或略有回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需要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结构优化调整的态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就业、收入、物价等民生指标多在不断改善。未来,中国经济需要减少对增速的过度关注,更多侧重结构的调整,通过改革释放红利,包括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