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潘家园旧书市场选书。 宰飞 摄
■本报首席记者 宰飞
2009年,当国内众多实体书店无法承受场地费用而纷纷关张之际,26岁的崔勇倔强地在北京前门附近的廊房二条76号开了一家旧书店,取名“正阳书局”,正阳门是前门旧称,为北京九门之首,正阳书局之名寄托了崔勇的野心。
5年后,同样因为场地原因,正阳书局不得不搬离前门。
摘下匾额的那一天,书局里人头攒动,很多老北京专程赶来告别。因为这不是一家普通的书店,正阳书局所售数万本旧书大多与北京历史文化有关,被爱书之人称为“京味儿书店”,北京人来这里寻书,也是寻找自己和家族在这座城市里的根。
每本古旧书都独一无二
场地,还是因为场地。但正阳书局没有终结。
就在前门店关张前不久,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将历史保护建筑万松老人塔免租金交给正阳书局使用。这座元代古塔八角九级,古朴典雅,是北京内城现存唯一的砖塔。古塔下是一座四合院,新的正阳书局就坐落于此。
崔勇说,他的书店不是一个典型的书店。确实,正阳书局是一家非典型书店:它的书,京味儿旧书;它的场地,免租金古建筑;它的理念,安放北京人的文化乡愁……在这里,每一本古旧书都是一个非标准化产品、一种有限的资源,因而经营它的书店也变得无可替代。“常来常往的老主顾不下数万人,这个院子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500多名客人光顾。”崔勇这样告诉记者。
当周边的各种餐饮店一茬儿接一茬儿地更新时,正阳书局迎来了它8岁的生日。崔勇说,没想过要开分店、扩大规模,“我的目标是把正阳书局开成北京的老字号。”
如果把正阳书局比作古旧书市场的一叶扁舟,那中国书店堪称业界旗舰。中国书店1952年建店,1956年公私合营,北京的111家私营古旧书店并入中国书店。目前中国书店在北京拥有13家门店,包括中国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古旧书店。
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张晓东告诉记者,中国书店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购中国古籍,店内的很多书籍都是稀缺资源。这些书小众化、在网上不易找到,因而受网络冲击较小。
以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处女作 《疯人》为例,鲁迅在《柔石小传》中写道:“有短篇小说集《疯人》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因销售不畅,柔石把图书送给了楼下一家小店的哥哥,“拆了包货物用了。”因而《疯人》存世甚少。据张晓东介绍,在中国书店最近举行的拍卖会上,一本1925年出版的《疯人》以3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