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趣味》 郭英德 著 商务印书馆
本报记者 黄玮
一个民族的文化欲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理应葆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它的外在标志和内在底蕴就是这个民族与众不同、不可替代的“文化趣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新近推出的《探寻中国趣味》一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别具一格的“中国趣味”进行了深入探寻。在他看来,循着这些“趣味”行进,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演进的某种“密码”。
深一脚、浅一脚
读书周刊:在《探寻中国趣味》的后记里,您写道:“收录在这本论文集里的28篇文章,大致记录了我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足迹。”这些学术道路上的深一脚、浅一脚,是否也就是您探寻中国趣味的足迹?
郭英德:是的,我的40年学术研究历程中,始终贯注着对中国趣味的一腔热忱。我是78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在学术道路上,我大体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古到今、从内到外三个层面的探索,即从沉浸于中国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扩展到涉猎中国历代诗文作家作品研究,从关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延伸到关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现代的展开方式,从梳理中国文学史自身的历史进程拓展到浏览海外汉学界的研究状况。但在整体趋向上、在内在精神上,我的学术研究从未偏离“探寻中国趣味”这一主题。
读书周刊:这样长久地执着于“探寻中国趣味”的道路上,您还记得最初的出发点吗?
郭英德:我很早就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足以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历数千年而不绝,肯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值得学人不断探寻。以中国古代文学为对象,考察、发掘、阐释、传承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是我们应该承担和必须承担的使命,这也成为我数十年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趣味的出发点。
读书周刊:为此您走过了怎样的路?
郭英德:“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学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进行选择和定位。我选择的是以文学文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我认为作为文学史的遗留物留存下来、并为我们的意识所能直接把握的,仅仅是历史上文学活动的结果; 而在所有结果中最可信赖、最贴近文学活动本来面目,而且能够直接面对的,就是文学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