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上海近期出现了小学家访的新形式——“咖啡馆式家访”。班主任事先选择一家咖啡馆,家长三人一组,在规定的一个小时内前往“喝咖啡”。当然,也有选择快餐店等其他公共场所的。如此规定地点、规定时间的“集约家访”,引起热议。
据了解,不少学校目前都规定了家访完成率,甚至要求百分百覆盖,班主任为追求办事效率,选择给三家“集体面试”,也属情有可原。更有人坦言,在传统家访中,家长不但需要费心费力地整理屋舍,还有不少坚持留饭、包“信封”、送卡;遇有滔滔不绝者,也不好意思打断人家的话匣子,只能推迟其他家访计划;个别家境不佳或有难言之隐的,其实也不愿请班主任来,以免双方尴尬。
可以说,上述种种缘由,均能帮助我们找到“咖啡馆式家访”的存在土壤,理解班主任及家长的现实处境。往小处看,这是创新形式,方便工作,提升效率;往大处论,是拒腐倡廉,平等民主,纯然师风。可是,班主任也不能忘了“家访”的本意。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私塾制,老师就在雇主家中(或宗族、村落)传道授业,并无“家访”一说;直到现代班级授课制建立后,学校选择以“家庭访问”的形式,增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微信家访”“QQ家访”等时髦概念迭出,其实质均无异于“咖啡馆式家访”。当流水化和程式化的“家访”出现时,教师关心和寻解的就不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了,而是在浮光掠影中追逐所谓效率。
更重要的是,家访的现实基础,是建立在场景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共融互生之中的。在现代心理学视域下,孩子的生长离不开具体环境,甚至可以说其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不同的后天环境与不同的先天基因相组合而造就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所以,当教育界一再强调回归“儿童立场”、尊重“儿童主体”时,家访恰如一条纽带,帮助老师从家庭教育的源头与学校教育的表现之间,发现一条家校沟通之路。
我们再来看“咖啡馆式家访”,短短一个小时内,三个异质的家庭需要在脱离具体情境的环境下,完成高密度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寻解症结的三大任务;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在陌生的社交场合下,人们基于私密、羞丑、紧张等因素而造成的忌口、失实等选择性表达的可能。
“咖啡馆式家访”其生成虽然有着种种客观掣肘的因素,但恐非正常的家校沟通形态。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信任、配合难以速成,更谈不上批量化、公式化的规模复制。家访,还是需要每一个教师到实地去看、去听、去投入、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