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超过5000公里长度的高速公路,难道只能靠收过路费过日子?近日,山东省部分高速公路通过与光伏发电等项目结合,就探索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掘金之路。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关联新兴产业开发,发展多产业与高速公路的融合。”11日上午,济南,山东交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交通新能源”)执行董事邹锋,在一场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建材信息技术公司牵头主办的分布式智能光伏项目经验分享会上表示。
据悉,在济青南线、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南线与机场高速上,齐鲁交通集团正在布局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完成了济南东、济南南等6个站点13.43MW的建设,并从省发改委获批备案了500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电力接入手续、细化建设方案以及招投标准备等工作。
这是齐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的缩影,未来,其将打造一个“绿色高速、智慧高速、新能源高速”的项目示范样板,实现高速公路基础产业与新产业的叠加融合。
从光伏产业入手
“公路养路费已经取消、生态环保和国土资源对交通工程建设的制约越来越大、人工成本成倍增长、高速公路35年的收费期限变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交通发展过程中的旧动能亟待转换……”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省交通科研所资深研究员许云飞密切关注交通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在他看来,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同样需要新旧动能转换。
如何以存量变革发展新动能?
山东交通新能源正在探索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多产业与高速公路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切入点之一。
根据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力争到2020年、2030年,太阳能年利用量分别相当于替代1920、3160万吨标准煤以上,到2020年、2030年,山东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利用规模达到10GW、25GW,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状是,山东省内集中式光伏发电的建设资源十分有限,目前分布式光伏还具有发展空间,要实现规划的目标,必须寻找和探索分布式光伏建设的新增量。“高速公路路域内封闭式的边坡、立交环岛等闲置资源,就是最合适的分布式光伏建设点。”邹锋说。
深度跨界融合
邹锋11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光伏产业与高速公路产业都是独立的模块,光伏产业需要集中管理和运营,且电力消纳受制于输电网络的建设,而每段高速公路路域宽广绵延上百公里,两者极难进行深度融合,国内外暂无成熟的全面融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