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祥能
初秋时节,记者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来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美光村,只见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山村,随着省财政厅文化扶贫项目的深入实施,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扶贫要扶人 扶人扶精神
美光是一个傈僳、纳西和藏等7个民族聚居的偏远贫困山村,长期以来,由于受环境恶劣、山高路远和交通不便等制约,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是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滞后、文化发展落后,更是“短板”中的“短板”。
去年以来,省财政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优先配置什么”的原则,在帮助美光村建新房、兴产业的同时,从历史文化存量资源助力文化扶贫入手,充分挖掘和盘活乡土文化资源,安排文化扶贫工程建设资金补“短板”,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激励他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和力量。
为帮助美光村各民族群众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主动脱贫”转变,切实让贫困群众从文化上“富”起来,省财政厅文资办党支部便主动跟美光村党总支开展“双联系—共建双推进”活动。该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文资办先后3次深入结对联系的美光村和挂钩帮扶的三家村等地,对基层党建和文化产业项目开展调研,倾听各民族群众的民声民意。
针对存在问题,文资办党支部本着“以党建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党建提升”的理念,找准文化扶贫突破口。通过构建村级文化阵地和组建民族歌舞演出队等方式,扎实推进和落实了“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工作。
建文化阵地 激脱贫动力
美光村的傈僳族舞蹈、乐器演奏、传统山歌等一直都是村民们热衷的文化活动。但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基础设施等限制,再加之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组织,想组建专业民俗文化传承队伍的夙愿,一直未能实现。
省财政厅文资办党支部专门派人前往美光村,与村党总支一起规划,落实文化帮扶资金60万元,着力打造集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科普、文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和民族歌舞演艺节目。
目前,美光村用省财政厅文化帮扶资金购买的电脑、打(复)印机、音箱和乒乓球桌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农民演出队添置的演出设备和服装也配置到位。美光村农民演出队正带着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傈僳族歌舞,走出了一条文化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正如美光村第三党支部书记李学忠所言:“省财政厅在我们美光村开展的文化扶贫工作,不仅让各民族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凝聚了各民族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向上正能量。”
如今,在美光新建成的村委会办公楼前,村民们有的忙着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有的正在村委会院坝里打乒乓球。在过去低矮陈旧的村委会办公房前的篮球场上,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整个山村呈现出美丽、和谐、稳定的氛围和浓浓的文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