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第945期封面文章《金庸 传奇香港和辽阔江湖》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香港,金庸虚实相间的“新派武侠小说”,大大拓展了香港人阅读的想象空间,纵深了历史记忆。小说里的人物与思想,在朝与野、涉政与隐退、向心与离心、顺从与背叛、大义与私情之间寻求着平衡,思考着普遍的人性和古代历史的规律。种种时局的因缘际会,在向来被视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开出了一朵绚烂的花,既与香港时兴的以探求身份为主线的本土文学交相辉映,又以香港为枢纽,向全世界华人群体传播,构建了一个辽阔的、文化意义上的“想象共同体”。
但金庸的小说并未拘泥于这一稳定的结构。相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推陈出新,或有新颖的情节,或诞生令人过目难忘的丰满人物,或在叙事结构上做新的尝试,或呈现对人性和历史的新思考。
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都站在汉族人的立场来书写爱国情怀,正邪对立分明,从《倚天屠龙记》开始,作为反派的武当派改邪归正,成为和少林寺并驾齐驱的门派。张无忌也超越了正派和邪派,不仅让明教和六大门派和解,共同对付蒙古侵略,而且通过他与蒙古郡主赵敏之间的爱情,进一步超越了汉族与蒙古族的隔阂。到了《天龙八部》,萧峰这样的人身上也出现了血缘身份和文化身份的冲突不匹配。金庸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边界的概念,这与他对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中国香港人的本土认同立场的理解,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