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聚一高”新实践 转型创新看园区
丘钛微电子跨进行业前三甲、维信诺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穿山甲机器人挂牌“新三板”“泽璟”首获药品生产许可证……在自主创新赛场上竞驰,它们属于同一支“代表队”——昆山高新区。
今年初,昆山高新区奏响“争先进位”最强音,提出要在2017年度公布的国家高新区排名基础上提升10个位次。实际的经济发展指标也让高新区人增添了自信: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工业总产值6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1%、22%。
“要在差距中找思路、在追赶中找动力,打造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阔步迈向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谈及发展实绩和目标,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凤良如此表示。
创新实践无处不在,根植高新产业集群
推动无处不在的创新实践,昆山高新区“悄然发力”。研华科技是家“老店”,因转型而有“新意”。生产线上,工人安静地坐在岗位上操作,一个自动搬运机器人顶着托盘将需要的零配件送到他们身边。与工厂一路之隔,是研华协同研发创新中心,他们的创新路径不是瞄准单体,而是瞄准集成,产业触角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延伸。
看似悄然转型,实则静水深流。6月下旬,总投资250亿元的富士康一揽子项目落地。“富士康在长三角转型,为什么会再次选择从昆山开始?”6月23日,在昆山市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现场,20多家国内媒体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向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卢松青提出同一问题。
“我们来到昆山24年,在富士康人的眼中,昆山就是一个家。有家人相伴而行,转型之路会更顺畅。”卢松青诙谐地答道。作为台企标杆企业和行业巨头,富士康发出一个积极信号:昆山不仅是富士康投资重镇,还是富士康转型的起点、基地。
创新转型,赚来丰厚“家底”。今年以来,包括富士康、淳华科技、研华科技、鼎鑫电子等在内的制造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项目是高新区发展的生命线,招商不能‘各自为阵’,而要注重协同创新,不以单个项目为突破点,而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根植昆山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管凤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