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荷花芦草图》
王雪婷
夏末秋初,荷塘已显“青、中、老”之像,“老”者,莲蓬也,前期的荷花早已谢去,结出果子;“中”者,枯残荷叶也,早期的荷叶渐渐枯老,出现了破残叶面;“青”者,荷花也,后期才露出水面的荷蕾,打开荷苞,尽情开放。《荷花芦草图》,反映的正是上面的荷塘秋色。
《荷花芦草图》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恽寿平创作的一幅花草画。
恽寿平(1633一1690年),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他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从小跟随伯父学画,后师元代黄公望、王蒙等,山水画深得冷澹幽隽之致。后又师北宋徐崇嗣,绘花卉不用墨笔勾勒,直接以彩色晕染,世称“没骨花”。
《荷花芦草图》是恽寿平较成功的一幅花草精品。画中,一枝后出的新荷花,亭亭玉立于画正中,它的左边是枯荷。荷花的右下边,也有一片荷叶,这片荷叶,风华正茂,与左边的荷叶正好成对比。画正中怒放的荷花头上,有一莲蓬,它是画中的“老”者,老者居上,形态老迈龙钟,半弯枯色的荷茎上,孤零零地站着一朵莲蓬,蓬眼黑幽,尽显老态。而画中最底层的下面,多片细嫩的荷叶,正露出水面,接替即将枯老的荷叶,迎接新的荷蕾露出峥嵘。
《荷花芦草图》是“恽派”的精品,其精在传神之情上。《荷花芦草图》左上角有题字,“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残荷离披芦草交横,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乱纸残帙中,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恽寿平说此画是“醉后涂抹”,但此画绘的荷花、芦草栩栩如生,楚楚动人,是他所主张的“惟能极似,才能传神”之佳作。
恽寿平的创作很为严谨,“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必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荷花芦草图》是“点染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其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大显“恽派”花草的画风。恽寿平的“恽派”花草画,使明代末期的传统“钩花点叶”派大大减色,因那时花草画渐衰,恽寿平的“没骨花”因“有起衰之功”而被尊为“写生正派”。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曰:“近日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