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申请了200万元财政资金为小微企业免费培训万名质量明白人。在新疆,能拿出这么多钱,可见在切实促进质量提升上面,我们是下了很大决心的。”7月28日,新疆质监局副局长李广平向国家质检总局“一带一路和质量提升媒体行”的记者们坦言,新疆的制造业合格率在90%到92%之间,比全国平均值低了2到3个百分点。
今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并明确到2025年,全区质量整体状况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是新疆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第一年。促进质量提升,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不遗余力创造良好环境,作为主体的企业更要下一番苦功。日前,本报记者随上述采访团走进新疆的数家企业,见证他们严抓质量的点滴创新和持久努力。
每月一次升起质量大旗
7月28日上午10时,骄阳似火,位于新疆昌吉市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里,身着蓝工装的上百名工人正在参加一月一次的质量大旗升旗仪式。站在前排的是本月升旗班组——自备热电厂发电部四值班组。
“每个月升质量大旗就是为了让质量常驻每个员工心中,我们选出的升旗班组都是在上个月表现优异的班组。”该公司副总经理夏进京介绍,7月份,发电四值以高严细实管理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工作质量、效率、效益和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新特能源是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及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多晶硅产品制造领域的产能位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四,同时配套建设2×350MW自备热电厂,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发电四值现有28人,他们将37个小指标分配至值内各岗位,每班由副值长李彦彪牵头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将机组运行方式调整到最优。7月份,该班组积极争取在各工艺参数不超限值的情况下多带负荷,累计发电量指标排名第一。
“我们自2009年产出第一炉多晶硅时开始升起质量大旗。”夏进京介绍,当时,多晶硅产品基本上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并对国内采取技术封锁,国内仅三家企业生产少量的多晶硅用于军工,而国内光伏企业使用的多晶硅料基本全部依靠进口。
“一方面,国内能生产多晶硅的企业较少,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国内生产的多晶硅产品质量较国外的质量差距较大,满足单晶或多晶生产的能力较差。”夏进京说,他们结合月度升旗仪式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养,并通过提高工艺水平、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切实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