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楠
过一道门禁,途经警务室,进入宝山区同济路930号区域,一条笔直整洁的道路展现眼前,路两边分布着仓储、物流、检测等各类企业30余家。如今这个封闭式管理、井然有序的企业集聚区,曾经却是“五违”遍地、偷盗猖獗的地方。
它的改变,与不久前刚成立的同济路930号区域自治管理委员会直接相关。在友谊路街道的牵头下,区域内的企业主自发组成自管会,自筹资金,统筹管理、保洁、保安等事务,力求建立“五违”整治之后的长效管理机制。
提起过往,同济路930号区域自治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主季妙根依然心有余悸:“由于周边企业业态越来越复杂,转租、‘五违’现象严重,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没被小偷光顾过。企业门口的这条无名路状况也越来越差,泥泞颠簸到车都开不进来。但这条路以前不属于市政道路,政府没法管,企业无力管。我们几家企业曾试图管理,但由于不懂法规、无执法权,效果甚微。”
这样的状况从去年开始有了突破。在各方关注下,这条310米长的无名路被纳入宝山区政府实事工程,这一区域被命名为“同济路930号”。结合“五违四必”整治,友谊路街道投入600万元,并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了多次协调会,支持企业成立自管会,由友谊路派出所民警出任自管会副主任,力求该区域改头换面。
有了政府的支持,自管会底气也更足了。同济路930号的新路修好后,雨污水管纳入市政管理,停车位也规划整齐,但路两边的企业违建、违法居住仍有不少。没等政府来管理,自管会就跑到企业做工作:“环境改善不了,这路可不是白修了?”在自管会成员的带头下,很多企业主自掏腰包,主动拆违建。至今已拆除违建6979.88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47.5吨,修缮沿路围墙立面3000余平方米,清退违法居住45间,消除火灾安全隐患91处,规范了3家白领公寓租居环境。这让企业招商更有信心,员工也更有安全感了。
此后的规范制度业已建立:各企业根据规模按比例自筹资金,自管会不仅负责该区域的环境整治,而且协调企业内部矛盾,负责区域整体业态调整等,正不断将一些低端业态调整出去,而企业最新的业态引进和租赁,则需自管会备案通过,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转型。
宝山友谊路街道党委副书记颜昌樑表示:“同济路930号区域自管会模式,重点在于从制度上激发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从而为企业如何自治、政府与企业之间如何共治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