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偏深的皮肤、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年近花甲的秘鲁人奥兰多·莱伊瓦让不少初次见面的中国人以为是同胞。
莱伊瓦是秘鲁一家国民警察医院的院长。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秘鲁针灸协会副会长。回想起30年前与中医和中国文化的结缘,莱伊瓦直呼是个“美丽的奇遇”。
1986年,莱伊瓦获得到中国学习针灸的政府奖学金,一待就是3年。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他未来的职业道路,也让他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学医的缘故,我对中医的神奇疗效略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庐山真面目’。我希望去亲眼看看。另一方面,我对这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国度充满了好奇。”莱伊瓦回忆。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外贸活动逐渐频繁起来,不少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得以重启。这一时期,中国与20多个拉美国家签订了数十项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合作协定。莱伊瓦正是中拉教育合作的受益者之一,他飞越半个地球,到北京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随后,他的妻子也来到北京。
莱伊瓦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全家福:“我的大儿子小龙,今年28岁了,出生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在中国的3年里,凭着非凡的毅力,莱伊瓦一边学习中文,一边学习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学。与此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令他深深着迷。在他看来,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讲究“内在和谐”“阴阳平衡”,比起西医来,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1989年,莱伊瓦回到秘鲁后,便以推广针灸疗法为己任。当时,针灸在秘鲁并不流行,仅有的几家针灸诊所都开在唐人街,主要服务人群是当地华侨华人。
“回国后不久,我就开了一家私人诊室,工作之余推广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起初,绝大多数秘鲁人看到针灸用的银针,本能地感到害怕,不愿意尝试。由此,我意识到,有必要借助更大的平台去宣传针灸和中医,消除大家的疑虑。”莱伊瓦说。
为此,莱伊瓦争取到在秘鲁医师协会首次开设针灸培训班的机会,为从未接触过中医的秘鲁医生讲解针灸原理、演示推拿手法。很多时候,为了激发同行对中医的兴趣,他会以一套太极拳开场,效果不错。
起步总是艰难的。但令莱伊瓦备受鼓舞的是,他在上海中医学院实习时的导师周克秀接受了他的邀请,来秘鲁开设中医诊所。凭借精湛高超的技艺,没过几年,周克秀便在秘鲁打响了名气。不少商贾政要纷纷登门求医,当地媒体也做了报道,一时之间推高了针灸在当地的知名度。
在秘鲁针灸协会的推动下,针灸被纳入秘鲁医保体系辅助疗法的培训课程。莱伊瓦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医生讲授针灸疗法,亲身演示,带出了一大批“徒弟”,令上千名患者受益。
最近10年间,随着“中国热”在秘鲁的兴起,中医在当地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受此影响,秘鲁首都利马的中医诊所越开越多。据莱伊瓦估算,主打针灸的中医诊所和诊室不下50家,其中七成以上的医师是秘鲁人,不少人都曾上过莱伊瓦的培训课程。
“当年,我在中国学习针灸,现在我在秘鲁推广针灸;我当年的恩师从中国来到秘鲁,现在我的大儿子却从秘鲁回到中国。”莱伊瓦娓娓道来。
令莱伊瓦非常自豪的是,一个月前,小龙拿到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硕士学位。“他从小受我影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现在,他已经是半个‘中国通’了,中文也比我好得多。”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