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循环经济越来越成为产业园区及企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文明、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日益成为民众的自觉选择。
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双绿”时代正逐渐从理想走入现实。
连日来,记者分赴湖北、福建、上海三省市多地,采访记录“双绿”时代的真实脉动。
从8月7日起,澎湃新闻陆续刊发“双绿”系列报道,今天讲述的是福建长汀父子接力种植草木的故事。
小廖地自然村,这片环绕着村子的茂密山林,是丘炳生和父亲用35年时间缔造出来的。澎湃新闻记者 刘嘉炜 图
从福建龙岩长汀县三洲镇,乘坐农用四轮车走完硬化路,就是行政村丘坊村,换乘摩托车,再步行一段路,抵达小廖地自然村。
这段行程,在盛夏的7月当午,显得有些艰辛坎坷,但小廖地恬静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山林输送的徐徐清风,已然搁浅路途的劳顿。
停好摩托车,卸下物资,53岁的小廖地村民丘炳生顾不上喝水,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澎湃新闻记者上山参观。这片环绕着村子的茂密山林,是父亲和他用35年时间缔造出来的。
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用传承延续耕耘,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山林,缔造出一条生态链,并让这片山林润泽村庄——这是丘炳生的毕生荣耀。
第一个“苦行僧”
穿着凉拖鞋穿行山林依旧如履平地,即使飞虫滋扰、野猪出没也从容不迫,随意指出一草一树都能辨识出科属……从16岁那年第一次跟着父亲背着树苗爬上山坡种植开始,这些本领,如同已经晒得黝黑的皮肤,成为了伴随丘炳生一生挥之不去的特征。
丘炳生还记得小廖地35年以前的样子。那时候,站在这个地处河田、濯田、三洲3个乡镇接合部的小村山上四顾,看到的只有黄土与荒芜。“这里是出了名的荒山野岭、不毛之地,一棵树都没有,溪水细小,村里人只能种烟草和地瓜这些作物,收成也不好。”丘炳生说,赶上汛期下大雨,山上的黄土会像猛兽一样咆哮着冲进田间,作物被淹没摧毁,有时候几乎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