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多位财经官员和知名学者1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正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未来应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
2017年已经过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居民消费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落实,通过倡导“包容”发展理念,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范式。在10日举行的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10月份预测的6.2%到今年1月份上调至6.5%,到4月份上调至6.6%,7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率至6.7%。在一年当中连续三次上调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反映了中国结构改革深化对于经济稳定增长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
展望未来,多位学者认为,中国应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就是要从重视劳动、资本、资源等硬要素向重视人才、科技、创新等软要素转变。
尹中卿还表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6%,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绑架了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抑制甚至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他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减少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推动房地产与实体经济收益的再平衡,“房地产再发达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要大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去库存,运用各种工具抑制炒房投机行为,防止出现房价大起大落,进而衍生的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
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盈利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认为,要继续保持这一势头,深化国企改革至关重要,“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自身改革,主要是要在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过去中国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迅速消失。他认为,现在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要时机,“劳动力短缺是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主要因素,在这时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户籍制度改革让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否则过了这个机会时,机器把劳动力都替代了,没那么多就业岗位时你再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它的难度要大大加大,风险也会大大加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中国经济已开始转入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平台,经济增速逐步趋于稳定,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他同时认为,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创造条件。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将来自五个方面:“第一,消费的升级和大消费的产业;第二,培育新兴的产业;第三个动力,传统产业的升级;第四,城镇群,城市群的建设,和大型都市圈的建设;第五个,开放还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