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现金社会,狼来了?
文/孙文晔
用支付宝官微的话说,现在距离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还有1663天。这种倒计时的紧迫感源于今年2月,马云在两会上宣布:要用5年时间把全中国推进到无现金社会。
资料图:顾客用“扫码支付”付款。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为此,支付宝和微信还在8月初展开了新一轮烧钱大战。在互联网大并购时代之后,这样撸羊毛的机会对老百姓来说已经越来越少了。当然,有鼓励就难免带来歧视,拒收现金便是例子。
商家拒收现金的新闻其实早已见诸报端,只是未受重视。不过,这回被猛烈批评的盒马鲜生超市可不一般。阿里巴巴号称要用技术重构线下零售,于是办起盒马鲜生会员店。不收现金,只能通过APP付款的超市新业态,却在上海等地被碰壁老人屡屡投诉。由于新闻在“无现金周”期间爆出,无现金社会这一概念也跟着一起背了黑锅。
反对无现金社会者举例说,2014年滴滴快滴大战时,因为的士司机享有打车软件的补贴优惠,老年人连基本的打车服务都享受不到了。
移动支付的补贴,除了“不方便”之外,在“经济上”也是一种不平等。目前,虽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无比接近一人一台,但这个“绝大多数人”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劳动人口。在劳动人口之外,还有接近5亿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很难享受到移动支付的红利。
资料图:江西首家无人智能便利店,整个购物和支付过程可自主完成。 姜涛 摄
这一推测也在最近的调查中得到证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调查,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也就是说,新型商超自动屏蔽5亿消费者。对于种种冒犯,连央行都明确表态,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实际上已触犯法律。
只是,歧视和违法这个锅,真的需要无现金社会一起来背吗?拒收现金其实是偷换了概念。无现金社会不是不用现金,而是指绝大部分交易以非现金方式支付,所谓非现金也不仅是移动支付,还应包括信用卡等。
“技术越是进步,越要尊重人们的选择权。”互联网金融专家薛洪言在公众号上说,技术进步并不能用来为拒收现金的行为辩护,相反,技术要服务于人的需求,而不能反过来推着大家快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