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出台,方案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三中心一基地”建设,通过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将在我市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其中,今年9月底之前,首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包将对全社会发布等内容尤为引人关注。
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我市将打造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渠道,着力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逐步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争取建设1至2家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试点。建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众创空间100余个,培养500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
《实施方案》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包括汇集发布科技成果信息、促进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多元化资金投入。
其中,今年9月底之前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明确由财政资金设立的应用类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义务,开展应用类科技项目成果以及基础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成果信息汇集,并鼓励非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成果进行信息汇集,从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方案》注重强化科技成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化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生态环保、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以需求为导向,发布一批符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方向、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障重大民生需求具有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包。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将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青岛发展研究院和专职专岗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形成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从而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该任务将于今年9月底之前启动建设。同时,支持产学研集群式研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组建多领域、多形式产业技术联盟。支持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发起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此外,《实施方案》还强调要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今年9月底之前各区市要启动建设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形成不同层级、不同领域技术交易有机衔接的新格局。今年12月底前要建成运行“互联网+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人才与人才、人才与企业、人才与资本之间的互动和跨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