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资助工作,重在关心关爱学生,要带着真感情,要有真办法,把学生的困难视作切身忧患,有温度、有温情地开展工作。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学校招生录取全面展开,学生资助进入“农忙”季节。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17年第6号预警,为让好政策落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获得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学生资助工作者需练好宣传、落实、沟通“三门功”。
学生资助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无数孩子因此实现了人生理想,无数家庭因此看到了脱贫希望,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基本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实现了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和入学后不用愁,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效避免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
通常认为,招生录取至新学期开学前后,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期。为了让好政策落地见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发布预警,要求各地各校增强资助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学生资助工作者“想方设法练宣传功”“身体力行练落实功”“积极主动练沟通功”,着力解决政策落实留有死角、政策衔接较为薄弱、贫困学生认定等管理环节不够精准等问题,将国家资助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让家庭困难学生有更多获得感,可谓务实之举,可圈可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用最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把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讲清楚、说明白”“学习借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隐性资助’的经验”“第一时间与相关媒体和学生取得联系”等举措,不仅注重精准和公平,更讲究方法和效果,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让学生资助工作更有温度和态度。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更需要外界的尊重和理解。倘若资助工作缺乏必要的人本情怀,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关怀。此前,“比惨大会”“比穷演讲”等失范行为,“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等个案,一度引发了“如何保护受助学生尊严”的议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更渴望能获得平等的待遇,要求学生自揭伤疤或为学生贴标签的方式显然不妥。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学生资助工作者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学生诉求,资助工作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学生需求,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具体利益诉求,还需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的心理层面,注重满足学生的获得感。
良好的教育可以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让无助者有力前行。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体现在现实层面,政策红利解燃眉之急,让人得到实惠;体现在价值层面,政策目标与现实期待相吻合,让人有满意度。做好学生资助工作,重在关心关爱学生,要带着真感情,要有真办法,把学生的困难视作切身忧患,有温度、有温情地开展工作。学生资助工作者应树立人本理念,既要帮助学生摆脱经济困境,也要帮助他们养成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感恩的心态。
长远看,资助是“输血”,育人是“造血”,输血是手段,造血才是目的。助学最终是为了铸人,比物质资助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结合资助工作抓好励志教育、诚信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让人欣喜的是,资助从全覆盖已发展到精准到人,在预算分配上更精准、在对象识别上更精准、在资助力度上更精准,有力推动了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让好政策更接地气、更暖人心。(作者郭立场,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