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承德8月8日消息(记者樊永信 沈静文 孟晓光 张兆福)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系列报道《人工绿海的55年成绩单》今天播出第五篇:《再多一个塞罕坝》。2017-8-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习近平:保护好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经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大以来,这句话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所谓“物以稀为贵”,树之美,却在其众多。塞罕坝的经验可否移植坝下?199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河北省“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工程,与塞罕坝毗邻的御道口,就是承接三个工程之一的地方。
御道口农林水务局局长李汝斌土生土长,童年在家门口即可遥望塞罕坝的林海,如今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御道口几代人发展的牧业与塞罕坝的基因兼容。
李汝斌:林草带这个造林模式,有效地维护了草场,咱们的牧场原来是以养殖牲畜、放牧为主,规划造林的时候既有林地又有草地,林地就是种树,草地还保留了原来的草场,打草和放牧都可以用。
仅仅十八年,御道口累计造林66.3万亩,与塞罕坝的林海已连接成片。
记者:现在跟塞罕坝还有技术上的沟通和交流吗?
李汝斌:现在有,技术方面都很成熟,从苗木育苗,种植。咱们联系一般是虫害防治,因为人工林都挨着,互相都有影响的。
“技术很成熟”,同样的话,也出自塞罕坝林场党委委员刘国权之口。塞罕坝的造林技术,早已具备向外输出的水平。
刘国权:塞罕坝技术更适合于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因为不同的区域,树种、气候条件都不一样。我感觉内蒙古、甘肃、宁夏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塞罕坝在高原地区造林的技术措施,包括我们的树种选择。
塞罕坝经验包括但不仅限于造林的技术。要推广塞罕坝经验,重点在推广什么?在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看来,地区差异不是推广的障碍,塞罕坝值得复制的,是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