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吴鑫矾
骄阳似火,在长沙新港件杂散货码头,工作人员按下遥控器,控制吊车将设备轻松吊起,旋转吊臂至停泊的货船上空,放索、抓取、起吊一气呵成,满满一斗十几吨的碎石就起吊完成。
“为适应生产需求,这是首次在省内港口生产中投入使用新式散料抓斗。”湖南长沙新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忠良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港口来势很好,上半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50.2万吨,同比增长45.8%。
航运业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长沙新港吞吐量逆势增长,就是长沙发展的一个缩影。
突破不临海、不沿边的地域限制,长沙向开放要活力。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长沙围绕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主题,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开放大格局、打开开放大通道、做实开放大平台、营造开放大环境。今年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达399.53亿元,同比增长59.6%。
开放大通道
在长沙新港,“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标语格外显眼。
一辆辆满载钢材的卡车在港区穿梭,这是华菱衡钢的钢管,它们从衡阳通过铁路运至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再由汽车运至2公里外的新港码头,经过铁路、公路、水路三种方式的密切配合,远销海内外。
“我们还发挥岳阳、长沙两港联动的优势,开通和优化‘水水中转’支线,将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腹地的集装箱用小驳船运至岳阳,通过中转统一发往上海。”唐忠良说,如今中转率已达到98%以上,上半年长沙新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9万标箱,同比增长46.2%。
构建开放大通道,长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
如今,长沙依靠集高铁、航空、水运、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与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加快了。
双跑道的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勤能力进一步增强,航线辐射全球100余个城市,拥有直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墨尔本、莫斯科等多条洲际航线。在去年旅客吞吐量领跑中部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继续领航。未来,这里将形成一座集高铁、地铁、磁浮、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在长沙城东南,南来北往的客流在此聚集。随着京广、沪昆高铁组成高铁黄金十字,以长沙为圆心的6小时高铁经济圈逐渐成型。连接南北、贯穿东西,在长沙坐上高铁,你就能贴地“飞”往北、上、广等20个城市。未来,随着渝长厦高铁引进,长沙将形成米字型的国家级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