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韶山市韶山乡平里村。该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成功脱贫。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华声在线记者 黄煌 卢小伟 刘玉锋
湖南日报记者 孟姣燕
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湖南旅游扶贫任重道远,除了以开放连接外界、用创新驱动发展外,还要发挥关键要素的引领作用,带动脱贫攻坚整体向前推进。
“旅游扶贫文旅兴县”全国网媒湖南行采访团走访发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示范县、重点景区以及活跃在村寨里的致富带头人等关键要素,在湖南扶贫开发第一现场,扛起了百姓脱贫致富的重任,绘制出一幅幅“美丽样本”。
景区带村,变“开门见山”为“开门致富”
湖湘美景,锦绣天下。如何改变“景区热热闹闹,周边冷冷清清”的现象,让“开门见山”的景区村民,充分享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根据省情,现有49个重点贫困县要立足县域谋划全域,积极探索以县域为基础、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扶贫新路径,以‘景区带村’为重点突破,带动旅游扶贫全面发展。”省旅发委主任陈献春在今年的全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如是说。
在新宁县,崀山是国家5A级景区的新成员,其雄伟壮观的丹霞山水画卷,不仅打动了世界自然遗产评审组的专家,还为山脚下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浪漫崀山邂逅旅游扶贫。近年来,新宁县以崀山创5A景区为抓手,大力发展景区带村,坚持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同步、景区发展与乡村发展同行、门票收入与村民服务收入同增,让村民成为崀山景区的第一主人,变“开门见山”为“开门致富”,探索了一条旅游扶贫的“崀山模式”。去年8月,崀山被授予“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单位。
在炎陵县,炎帝陵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同时,将周边村直接纳入景区整体规划,结对帮扶,把游客引到农民家里来。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秦岩景区发挥品牌优势效应,带动周边村发展种植养殖,经营农家乐。
景区游客不断增加,昔日山寨农家“门可罗雀”,如今“门庭若市”,宾客盈门。
能人带户,扶贫路上不落下“一家一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