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艳清):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已连续5个月放缓。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M2增速为9.4%,再创新低。对于M2增速的持续回落,央行表示,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同时强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在中国,广义货币(M2)是由流通中现金加上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个人的银行存款,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存款共同组成的,体现的是全社会的货币购买力。中国央行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M2余额为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4个百分点。M2增速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运行引发了市场密切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女士分析增速下降原因时表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和加强金融监管效应的显现,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与表外业务相关的资金运用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这是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的客观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2%,比整体M2增速高0.8个百分点,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央行强调,随着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只要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实际上反映了存量货币周转效率的提高,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
而6月的新增信贷和和社会融资则都超过预期。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21万亿元,同比多增7288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加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阮健弘介绍说,金融在服务改革、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金融机构对有市场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明显收缩,信贷投放有扶有控,有保有压,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市场对此如何看待?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说:“我认为新增的社融数据,特别是新增信贷增长超市场预期,可以说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另外一方面也显示金融监管和去杠杆工作持平的成效比较明显。一部分原来可能隐藏在表外,或者是排挤其他融资方式的融资需求,现在回到银行贷款等正规的表内渠道上来。由此可见,这种信贷和社融增速相对比较高的趋势,未来很可能还会延续。”
去年底以来,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调控效果在上半年的信贷数据上也有体现: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9.72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8个百分点。6月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平均抵借比,也就是当月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与抵押品价值之比为59.3%,比去年12月低2.1个百分点。此外,6月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合同期限比上年12月缩短了两个月。阮健弘分析认为,这些都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综合上述数据,房地产信贷增长势头回落,个人住房贷款抵借比和期限均有所下降,这些变化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下半年,央行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