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乔全兴):“有效控制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大幅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媒介传染病的发病率,基本上消除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7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以纪念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表彰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辉煌成就。
据介绍,1952年以来,中国开展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至今历时已经65年。6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卫生问题,先后开展了除“四害”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国强说:“1952年以来,中国在全国开展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控制了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消灭了天花、丝虫病等传染病,大幅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媒介传染病的发病率,基本上消除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岁,婴儿死亡率降至2016年的7.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016年的19.9/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主任申英秀在颁奖致辞中表示,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赏中国的远见卓识,早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界的口号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为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爱国卫生运动卓有成效。它帮助减少了疟疾和血吸虫等疾病的流行,在改水改厕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让更多百姓能够获得清洁安全用水和用上改良厕所,改善了垃圾和废水管理。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并为中国成功提高预期寿命打下了基础。”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李斌表示,中国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题,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载体,以爱国卫生运动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题,有力践行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方针策略,实施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综合治理,推动构建完善的社会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解决好制约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问题,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以爱国卫生运动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李斌说,中国愿继续与世界卫生组织加强沟通,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开展多层面务实合作,为改善中国、西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