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贷首页的“新生贷款”宣传页。网络截图
方飞扬(化名)失联了。
这位湖南某学院体育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去年10月左右至今,通过借用18位同学的个人身份信息,以“梦想基金”、“校园贷款”等名目,在名校贷、京东白条、极速学贷、钱米等12家P2P贷款平台上,共借本金和各项费用50多万元。
有同学表示,方飞扬10月初前往长沙打工。走前,他还把借钱数目、在哪家平台借贷,一一打了欠条,并写下承诺书,所有本金、手续费和滞纳金均由本人承担。
“听说在QQ上玩什么赌博游戏。”方飞扬的父亲称,他已在学院要求下为孩子办理休学手续。律师表示,校园贷款乱象存在已久,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而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和承受能力低下,该现象应引起重视。
王明(化名)提供的“优分期”借款详情显示,9月份逾期待还。
同学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贷
方飞扬同专业的同学李宽(化名)透露,方飞扬于去年11月初找自己借钱,说要买电脑。第一次通过“优分期”平台借了4000元,之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用相同的身份信息,在分期乐上借了2200元。今年5月,他再一次以自己名义,在名校贷上借款9000元左右。
“需要还钱的日期到了,接到短信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贷用了。”李宽回忆,方飞扬开始借的钱都还了,所以不好意思不继续借。而自己不知情的那次,可能是因为此前将个人信息告诉了他,对方就直接用了。
方飞扬的朋友王明(化名)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自己陆续借给他46000多元,涉及的借贷平台多达12家。
“为方飞扬还贷款”的不止上述两位。记者加入到被他借钱的群里时发现,从去年10月左右,他借用18位同学的身份信息,登录名校贷、京东白条、现金巴士、极速学贷等P2P借贷平台,借贷共计本息50余万元。
其中多则八九万,少的也有一万余元。有些同学表示,大部分情况下,确实经过本人允许,但也有个别借贷平台上显示的借款信息,是事后才知情。
李宽出示的账单显示,名校贷上的还款金额为12000元,分24个月还清。“其中2400元为押金费,如果逾期还钱,这个钱就拿不回来了”。他解释,平均算下来,一个月利息100多元。之前都是方飞扬负责还钱,9月应还618.80元,因迟交了53分钟,还被多扣了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