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2日讯 (记者 郭静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运作效率……有效服务企业创新创业还要依靠标准为企业精细化管理量体裁衣、为各类市场需求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标准化服务业应运而生。
据统计,2015年,标准化服务业收入规模突破40亿元,全国从业人员达2.6万人次。标准化服务类型和渠道更加多元,催生了围绕标准制定、咨询、培训及以标准为核心技术手段提供服务的新兴业态。近日,在国家标准委、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主办的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推进会上,与会专家们纷纷就标准服务双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等问题展开讨论。
市场更加热闹
为确保技术相互衔接、管理协调一致,必须制定共同遵守的各类标准作为企业规范生产和服务的依据,以此为契机,越来越多从事标准化服务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
其中,不乏最热闹的旅游行业。要知道,一个好景区与否都是有标可循的。停车场修建的合不合理?指示标牌是否设立到位?甚至包括厕所等一批硬件设施是否完善都将纳入高标准旅游景区的考评当中。来自武汉的华标旅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总监王哲介绍,公司就以打造全域旅游“标准化咨询+软件服务+系统集成+平台运维”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为主线,结合旅游景区运营应用场景,开发出一系列景区管理软件产品,已为6省800多家企业提供标准体系建设服务。
围绕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标准化服务需求也无处不在。“全球领先的企业不再只通过高端的技术和工艺占领市场,也依靠制定标准和规则引领企业发展。”国务院原参事、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指出,以物流服务业为例,关键技术应用开发最终都以标准为载体,支撑服务流程的稳定运行,譬如现代化仓储技术标准、联运转运技术标准、物联网技术标准等。
与此同时,标准的供给对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尤为关键。“比如国际上某个机器部件的科技成果想要在国内转化,结果发现国内很多标准都无法满足前沿技术转化的需求。”乔智创新(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陈雪莲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涉及到多个主体活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标准进行规范,可以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
针对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智能控制项目存在的信号、管理、制式不统一问题,乔智创新通过推动自有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标准,运用标准化手段实现包括信号互通、装备互联以及管理协同等。“我们最终综合了20多项标准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标准化促成产品装备升级。”陈雪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