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楼作为北指廊,与主航站楼共同形成了一个形态稳定的整体构型。
昨天上午,工人们正在浇筑综合交通中心工程主体结构最后一罐混凝土。
本报讯(记者 范晓)昨天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毕,北京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该中心通过对高铁、地铁、城铁等轨道以及高速公路的融合与集散,实现航空性换乘服务、航站楼内外服务的互联互通,增强了新机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范围。
据新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交通中心工程是北京新机场航站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下轨道交通北段、停车楼、综合服务楼三大部分组成,位于主航站楼北侧,总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
定位于“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北京新机场的综合交通中心在功能设计方面亮点颇多。从空中俯瞰,新机场的整体构型结构宛如凤凰展翅,大气优美。据了解,在航站楼建筑方案优化过程中,综合服务楼作为北指廊,与主航站楼五个指廊共同形成了一个形态稳定匀称的整体构型,既为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又让整体造型更显宏伟。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交通中心采用了便捷的“二元式”功能布局。停车楼布局呼应主航站楼分区运行的功能流程,东西两个独立停车单元指向清晰,分别服务东西侧航站楼旅客,特别是“小分区”的概念使得旅客能在茫茫车海中精准定位车辆,使用便捷高效。停车楼共4层,地下1层东西贯通,地上3层分为东西两楼,共设有5345个停车位,其中包括600个充电桩车位。
此外,配套设施的丰富性与通达性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该中心设置了旅客服务、商业配套等设施,并与轨道站厅、综合服务楼直接相连。其中,综合服务楼酒店部分可为旅客和公众提供560多间客房服务,商业办公部分主要为航空公司等保障单位提供服务。
“在世界同等规模机场中,酒店与办公区域距离航站楼最近,到达航站楼中心位置最远600米左右,可以最便捷地服务旅客,同时为机场运行管理提供高效保障。”北京新机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机场工程的重中之重,综合交通中心对工程技术的要求极高。根据设计,不停站高速列车将以时速250公里在航站楼正下方穿过,中建八局作为具体施工方,创造性地使用了整块混凝土隔震楼板来抵消列车穿过产生的震动,确保主体建筑的安全。
气势恢宏的北京新机场还是节能降耗的“环保标兵”。据介绍,综合服务楼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实现绿色节能,幕墙的双层结构不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光污染”,提高幕墙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还可利用“双层绿色外套”的换气层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经测算,双层呼吸式幕墙可降低建筑综合用能源消耗的30%至50%。
下一步,综合交通中心工程将进行钢结构、金属屋面和玻璃幕墙施工。根据总体计划,新机场航站楼整体将于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满足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的运输需求。杨志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