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而今,绿色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我国循环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环境污染治理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以绿色发展扮靓的美丽中国,渐渐走进现实。
激发发展绿动力
富“钾”天下、“镁”不胜收。凡是到过青海格尔木的人,一定对盆地中的大型国有企业,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盐湖集团这句引以为豪的广告语印象深刻。的确,柴达木盆地中丰富的盐矿资源堪称富甲天下,而发展循环经济更是让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美不胜收。
柴达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盐湖集团的前身青海钾肥厂就在这里开发钾肥资源,但是受技术条件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一直以钾的开发为主,大量的钠、镁、锂等伴生资源都被当作废料排放。如今,通过从单一开发转向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等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是探索绿色、循环发展的典型代表。2013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几年来,伴随循环经济的倡导与有益尝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根据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比2012年提高18.2点。其中,全国资源消费强度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废物排放控制力度加大,污染物处置率保持增长,废物回用率有所提高。
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广西、广东、安徽、天津等地相继进行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和实施。
与此同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推动的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响应。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从试点成效看,近60%参与试点的园区,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均有显著下降。
为实现循环经济的进一步突破,一些开发区更是抱团联盟。去年8月份,由3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发起的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成立。受聘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教授指出,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发展的目标是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即园区中所有工业企业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园区中不同工业企业之间实现共生代谢,不同工业企业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园区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