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潘心怡)河北一名准大学生因遭遇列车二手烟起诉铁路局的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这起被称为“中国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的案件引发舆论诸多争论,普通铁路列车何时才能全面禁烟?各种禁令颁布之后,公共场合的控烟怎么就这么难?
资料图:2月27日,上海某商场的醒目位置张贴了控烟公益海报及禁烟标识。中新社记者张亨伟摄
河北准大学生起诉列车不禁烟
公共场合抽烟引发冲突不断
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违法案例的曝光,高铁动车组内禁烟已成为普遍常识。然而,如今,普通铁路列车上“二手烟”依然处在监督盲区,一些乘客约定俗成的认为,普通列车的车厢连接处就是吸烟区,一些列车自身甚至也设有专门的吸烟区。
近日,一位河北的准大学生李晶在乘坐K1301次列车时,因为在列车上闻到浓浓的烟味,而将运营该列车的哈尔滨市铁路局告上了铁路法庭。
据媒体报道,李晶认为,她乘坐的往返两列列车上均设置有吸烟区,站台上也有大量人员吸烟,而火车上的安全须知里,写明了“禁止在列车各部位吸烟”,但车上却又设置有吸烟区并放置了烟具(烟灰盒、烟灰缸),这种做法不合理。
事实上,李晶在起诉之前,曾向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卫计委投诉举报自己在列车上被“二手烟”困扰的问题,上述部门均认为问题不属于其受理范围。在反映情况无果后,李晶于是起诉到法院。
其实,与李晶的遭遇类似,近年来,由公共场合吸烟而引发的冲突事件不断。8月19日,在北京海淀区的四季青医院,患者和保安因为吸烟问题发生冲突。患者朋友崔先生称,他和患者在大厅吸烟时,遭到3名保安呵斥。他们掐掉烟后,保安还继续骂人,双方便对骂起来。随后,3名保安持黑色胶皮棍进行殴打,将人打伤,崔先生头部被缝七针。
资料图:在徐汇区一幢写字楼的一楼电梯处,禁烟标志和公益广告十分醒目。陈静摄
“二手烟”调查
公共场所“禁烟”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