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是分时租赁营运非机动车,是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但是在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力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共享单车亦出现了征信体系落后、市场监管缺失、资本乱序涌入等诸多亟待规范的问题。
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的不断推动下,分享经济涌现出大量的融合性新业态,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网络化等特征,快速创新的实践使现有市场监管在效力和内容上均显不足。一方面,在分享经济新模式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不法行为暗中滋生,传统监管措施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现有市场监管难以处理分享经济新业态与行业内原有传统企业的关系。
为推动我国分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应建立分享经济信用体制,规范用户道德行为:除了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平台为基础,构建分享经济征信的子系统;实现分享经济各行业征信标准的统一及平台对接,避免行业企业之间的重复错位标准;提供信用信息可查功能,使得用户能够自查信用状况,对不良信用记录加以弥补,以降低用户与分享机构的沟通成本;还应推动分享经济平台与征信公司数据库实现对接。如:分享平台以芝麻信用等征信公司提供的信用数据为基础,给出用户征信评级分数和等级。对信用良好的高分数用户给予快速下单、减免押金等共享服务特权;将分享经济平台上用户的失信行为反馈给征信公司,从而对用户的信用评级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推进信用管理立法,通过法律规范信用交易秩序,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应创新分享经济监管方式,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但要创新对新经济的监管方式,通过立法明确分享经济中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各部门监管的互联互通机制;还要推进行业监管与政府监管互补,鼓励分享经济差异化创新,避免分享平台通过兼并重组进行行业垄断。同时要引导公众加强自律监管,提高人们分享私有物品、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为形成社会认同奠定基础。
应优化分享经济发展环境,鼓励试点先行先试。首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分享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大数据估测分享经济的供需体量,严格控制供需比例。其次要加强网络宽带、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分享经济相匹配的基础环境和运营服务体系,并使更多用户了解共享规则,共同促进分享经济持续有序发展。此外应探索推出分享经济试点示范城市计划。在试点城市先行鼓励共享平台与政府、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开展技术合作与协同创新合作,规范分享经济发展,继而将经验推广应用至更多区域。(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