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晚上,因为地震,四川再一次牵动了不少人的心。碰巧北京当晚下起暴雨,听着窗外的雨声,我一位四川同学感觉自己被带回9年前睡在学校操场的夜晚,听着雨点砸在帐篷上,“至今还记得那种不安和无奈”。
除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地震云”的照片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蔓延。在九寨沟、西安、郑州,都有人事先拍到了这种“地震的预兆”。
“地震云”飘来了,别说专业人士,对地震有些基本了解的朋友都会哭笑不得。已经上过无数次辟谣帖的地震云,没想到又是你。也难怪国家地震局的官方微博连打了3个感叹号:“云,和地震没有关联!!!”
暂时撇开没有理论依据的地震云,我似乎能体会这种想从蛛丝马迹里找到地震预兆的心情。截至8月13日20时,九寨沟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这些数字后面,不知道有多少亲人、朋友、爱人的泪水。
悲剧的残酷之处,就是当那颗最小的齿轮开始转动时,即将被命运车轮碾过的人往往浑然不觉,还以为这不过是生命里最普通的一天。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一开始就能听到那颗齿轮的细微声响。这样,在无情的机器启动之前,我就能拉着最爱的人跑开。在情感这个维度上,转发“地震云”的朋友和地震专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回到科学的现实,别说那颗“最小的齿轮”,对人类来说,目前大地震的发震机制还是个谜。比起地下世界,我们对太空的认知还要更多一些。
社交媒体的世界里,人只要动一动手指,每一秒都能刷新出无数的信息。相比之下,要在科学世界里往前迈上一步,等待的时间,有时候漫长到让人沮丧。
难怪在地震预测领域,一抬头就能看到的云朵,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信徒。他们总希望简单、直观——到底咋整啊,给句痛快话。但是在科学的世界里,这些人想要的“简单”“直观”,往往意味着“没有数据支持”——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科学的时候很远。
因为采访,我也接触过不同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下一个判断,都恨不能往回兜上三句。比起大众寄予科学的期待,专业人士谈的更多的,反而是科学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