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在报告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专题中,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实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所谓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指的是商业银行的评估机制,由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整合而来,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表明了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再加码。
“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心是专项整治,以具体风险隐患为着眼点,以行业内中小平台为主要对象。一般来说,平台越小,发生具体性风险的概率就越大。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则以行业内龙头为主要对象,平台越大,所具有的宏观影响和风险外溢效应越大。”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监管思路的转向意味着迫在眉睫的风险已整体可控,将有更多精力用于中长期潜在风险的防控。
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点,一是证照不全,违规经营。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未取得牌照或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业务,引发经营和社会风险;二是风险管控不足。在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私募基金等领域,由于部分互联网公司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不具备相应的风险管控手段和缓释能力;三是从业门槛较低,缺乏自律约束,市场存在无序竞争。部分互联网企业偏离线上经营定位,组建“地摊式”线下销售团队,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和误导式宣传,为企业经营留下风险隐患;四是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需要防范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市场传染。
“强监管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洗牌’。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接受监管现状的基础上谋求发展。”金信网总经理徐磊锋表示,可以预见,未来行业将逐步规范,不合规机构凭借“打擦边球”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大平台或将“媲美”银行,一些创新规范平台也会脱颖而出,迎来更大的发展。
此外,薛洪言表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业务规模大,二是复杂程度高。“目前,互联网金融业态以理财、融资和支付交易为主,整体较为简单。因此,判定标准或将主要集中于业务规模大这一项。” (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