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条,这是2013年3月至2017年7月,本届政府出台的优化“放管服”文件总数。
18位,这是从2013年度到2016年度,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提升的幅度。如果单看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大幅上升了31位。
这些数字,见证了5年来本届政府优化“放管服”的努力。
负面清单管理——传递发展正能量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第一年,深圳市80%新增的外商投资企业都落户在前海自贸试验区,绝大部分实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今年5月份,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举行盛大的竣工仪式,庆祝一桶桶多力牌葵花籽油即将从这里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预计今年新增产值可达6亿元。
“得益于‘负面清单’政策,佳格才能够落户厦门。”佳格投资有限公司发言人唐伟伦回忆说,按照过去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境外投资食用油脂加工项目,只允许境内外双方合资,并要求大陆方面控股,佳格无法接受。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2015年,国务院发布适用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
唐伟伦和同事们发现,122条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并未包含食用油脂加工的控股要求,这就给佳格落户自贸区打开了大门。2015年8月,佳格与厦门自贸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2017年4月就生产出第一瓶葵花油。“一个1.5亿美元的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投产,仅一年多时间。”唐伟伦说道。
这5年来,许多企业跟佳格一样,从负面清单里接收到了鼓励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以深圳前海自贸区为例,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第一年,深圳市80%新增的外商投资企业都落户在前海自贸试验区,其中绝大部分都实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现在,负面清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准入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产业负面清单”“居所负面清单”“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安全生产负面清单”……这些衍生出来的新名词为企业经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
“53个证变1个”——用“减证”推动简政
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背后折射的都是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提高,缩短了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