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每一件文物静静的对话,感受它们的生命,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看到这份在600岁的紫禁城中默默付出的执着,让人们看到一位又一位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文物修复师。7月26日,思客讲堂“创新路·工匠心”系列活动第三期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担任主讲嘉宾,为我们细致介绍了镜头之外,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细节,讲述他们的“匠人精神”。
以下为单霁翔的精彩观点:
单霁翔: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是有生命的。 陈竞超/摄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片子感动了很多人。令我感动的是,为这部纪录片点赞最多的是年轻人,是18岁到22岁的学生们。原来我认为这些学生们喜欢蹦蹦跳跳、打闹拥抱的那些节目,没想到他们还喜欢看我们的员工,我们的专家学者日复一日地、细心地修复文物。
这部纪录片也把我们这些专家学者的工作价值呈现给了社会。比如古书画装裱修复的单嘉玖教授、青铜器修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有亮,还有进行瓷器修复、漆器修复、乐器修复、缂丝修复、唐卡修复、织秀修复、西洋钟表修复的各位工作人员。
我们的文物修复人员还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感动了世界。但是我们也在想,光靠这样兢兢业业细心的修复够吗?其实是不够的,我们人如果得病,任何一个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上来就给我们打针、开药。一定要先做检查,要让我们先挂号、查病例、看病史,要测量我们的体温、血压、心跳。然后会用设备,比如听诊器、B超、X光甚至用CT彻查我们的病情病因。
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历程会比我们人的生命历程更长,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要改变,所以我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文物医院。我们拿出361米长、13000平米的院舍,筹建了故宫文物医院,还汇集了200名文物医生。世界各大博物馆有30、40名文物修复人员就很了不起了,而我们拿出200个编制,因为故宫博物院要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文物藏品。
有人问《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文物修复师的工资涨了吗?他们的工资没涨,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报名到故宫修复文物的人数有所增长。今年我们招95名工作人员,有1万多人报名。《我在故宫修文物》带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它让人民开始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它们的价值。我们最近在这部影片的激励下,成立了故宫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我们觉得还有很多题材是可以挖掘的,比如我们希望还有一个《我在故宫修古建》,因为我们的古建修缮也是前所未有的,希望有部影视作品能够把这一段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