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他在领证之前见过面吗?”“没有。”
“领证之后,你跟他住一起吗?”“没有。”
“领证是什么目的?”“分房子呀!”
两对离异的男女,为了多个人头多拿点拆迁安置,两两交叉结婚。
昨日,杭州西湖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通过假结婚获取拆迁补偿涉嫌诈骗的案件,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的这一段话,就是他们所谓的“婚姻”。
庭审现场
城市拆迁扎堆离婚结婚的荒唐事近年来频频发生,甚至还滋生了专门介绍这类婚姻对象的“专业中介”,不过以涉嫌诈骗进入司法程序的非常少见,这样的行为是否构罪,算不算诈骗,法律界也有不同声音,这个案件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庭审很精彩,辩论激烈,而拆迁户的心态,对婚姻的态度,在庭审过程中也尽数显现。
为了多分100平方米,他们找来了一对安徽夫妇“帮个忙”
四个人站在被告席上,都是小学文化水平,五十岁上下。
杭州转塘的这一对,男方姓骆,穿着圆领汗衫,弓着背,女的姓方,回答问题前都会想一想,然后说一个犹犹豫豫的答案。
事情要从2005年说起,杭州转塘街道的拆迁拉开大幕。
骆某方某的住房也在拆迁范围内,按照当时的政策,他们夫妻两个人,独生女儿算两份,按照每人50平方米的补偿面积,他们家一共可以拿到200平方米的补偿面积。当时骆某和方某选择先拿120平方米的安置房,然后留80平方米以后再说。
2011年,骆某方某离婚。骆某说,“我好赌,屡教不改,她恨死我了”。
2015年1月,拆迁项目即将截止安置,骆某方某急坏了。“我们一直催女儿快结婚,快生伢儿,因为添置一口人,就意味着多50平方米。但是现在,这边都要截止了,这边女儿连对象都没落实。”哪怕昨天在庭上说起来,骆某也充分传达了当时焦急的心态。
这时候,整个村里都在议论拆迁补偿,不少人都在想着怎样多弄点补偿,比如再招个人进来。
那天,方某开小旅馆的哥哥接到阿妹电话,“阿哥,你这里有没有这样的人”。
哥哥想了想说:“有个安徽女人以前在我这里做过,他们夫妻离婚的,我可以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