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 短短半个月,银行流水账单里的10多项转款记录,让谭女士彻底蒙了。近7000元钱,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依次转到了一个陌生账户里,难道是银行卡被人盗刷?直到前两天看到在北京读书的大女儿发来的截图,她才明白,原来这些钱被14岁的小女儿看网络直播时“打赏”给主播了。
谁干的
卡里6800元不见了全被女儿打赏主播
看着手里的银行流水单,谭女士气不打一处来。10多年前,为供两个女儿读书,她和丈夫来昆明打工,在各大工地四处找活干。前两天,为跑活方便,夫妻二人贷款买了辆车,6月8日还车贷的日子,但谭女士却收到银行短信称余额不足。
“每月要还2700元车贷,所以3月在卡上存了1万多元自动扣款,但3个月就说钱没了。”谭女士以为是提前扣款,又向卡里转了3000多元,可没过几天又提示余额不足。谭女士赶紧向在北京读书的大女儿求助,两人交流觉得可能跟小女儿有关。
“那两天我晚上一回家,她就缠着我要手机。我看她就是戴个耳机跟着视频里唱歌,也没注意,没想到她是在看直播,卡里的钱都用来打赏主播了。”谭女士赶到银行查流水,果不其然,半个多月时间,她卡中的钱被一笔笔转进了一个陌生账户,最多一次转了1200元,前前后后花了6800元。
“直播平台上,1元可充10个金币,然后用金币可以买鲜花、飞吻送主播,我们后来查了记录,女儿送出去的礼物记录就有10多页。”谭女士介绍,女儿之所以知道银行卡密码,是网购时自己输密码被小女儿看到,谁料她就记下了。
谁负责
父母未尽到责任平台也应严把关
未成年人花费巨款打赏主播,近年来已经有不少这类事情见诸报端。前不久,上海13岁女孩看直播打赏主播18万的新闻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那么,未成年人因此支出的金钱能否追回呢?云南萃峰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世华认为得分情况而议。
“孩子要给主播打赏但钱从哪里来?多是从父母那里偷偷拿出来的。父母并没有尽到监管、教育的责任。”李世华说,就直播平台而言,在开通打赏功能时,应尽力完善相关打赏行为人的相关审核和监管的机制。
“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当打赏金额与其行为能力不匹配或盗用监护人财产进行打赏,而且直播平台也未对此作出提示或身份验证时,应当认定为存在过错,监护人可向受益方要求返还。”不过,李世华认为,现在很多直播平台的“打赏”功能虽然在充值时显示了“跳窗提醒”或“服务协议”,但依然缺少需实名认证与身份审核等环节,因此,平台方应该严格把关打赏机制,推动网络实名制的进程。
咋教育
父母应有的陪伴别让网络来代替
事情发生后,谭女士不再给女儿玩手机,且后悔没把女儿管教好。
云南新新华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任忠文认为,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手机或以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只能起到短暂的约束作用,最关键的还是得让父母花时间去陪伴孩子。
任忠文说,像谭女士的孩子,正因父母对子女关心和教育的缺失,孩子自己在家无聊,便上网看直播,通过打赏礼物可能还能得到主播的嘘寒问暖,所以才做出疯狂打赏行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应只会说教和批评,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关心,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对待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