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9983亿美元的对账单、圣旨、大清金条……拿着这些假货当道具,两男子声称解冻民族资产需要成立银行,西安一银行行长转款100万元仅索回9.5万元。一审获刑后,两男子上诉,昨日,西安中院二审开庭。
听说有笔大款项要存
银行行长赴京“探底”
刘某是西安一银行行长。去年7月13日晚,临潼某局退休干部杜某与他联系,称有一大笔款项可以存在他负责的银行。据刘某说,两天后他到北京见到杜某等人,对方又叫来58岁的内蒙古男子张某,说是民族资产唯一继承人。
谈话中,张某自称张作霖后裔,家族承接了清朝的皇家资产和张作霖等贵族资产,与一个协会成员同时保管这些财富。这些资产在辛亥革命期间,被清政府存放到美英等国银行,现期限已到,资产翻了数倍,且国家对寻找、保护民族资产的个人和组织大力奖励,从100万元到7000万元不等。张某称,2012年协会最高权力者将协会转给他,继承30%民族资产,要求他成立一家民营银行,将继承的民族资产存于该银行。
刘某说,杜某想让他加入,帮助成立银行,他没有同意。次日,张某给他看了有关民族资产的资料和实物,有48国债券、英美等国存款单、银行文件、印章、13公斤的圆形金柱、金砖、金条等。后来,杜某以垫付、周转为由让他分别转款20万、80万。
司法鉴定:
涉案“大清金条”为钢制品
莲湖区法院一审查明,2015年7月,杜某与张某以成立大中华海外投资银行等一系列虚假事业为由,先后两次骗取刘某100万元。同年8月17日,在刘某一再索要下,杜某转账归还9.5万元。三天后,张某、杜某在西安被抓获。
张某一审供述,2015年7月,他开始以开发民族资产成立大中华海外投资银行为借口骗人,其准备的假黄金砖条、美国花旗银行存单、民国时期单据均是在北京古玩市场买的。首次与刘某见面,发现刘某不相信,后来就拿了一些“家传黄金文物”、美元债券,还给刘某看了手机拍的美国花旗银行对账单照片,对账单进账名称是张某,金额9983亿美元。他称,这些是他从他人手中购买的。经司法鉴定,涉案的“大清金条”为钢制品。
莲湖区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张某、杜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人民币90.5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今年8月,法院一审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万元;判处杜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8万元;未追回的赃款78.5万元继续追缴,追缴后发还刘某,已扣押、冻结的财物发还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