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赵觉珵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徐珍珍 柳玉鹏】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基辅一家地方法院本月早些时候冻结了一家中国公司在该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商马达西奇公司41%的股份,理由是相关股份转让涉嫌将马达西奇的资产和产能转移到国外。有外媒由此联想到中国与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合作或受到影响。香港《南华早报》16日援引中国军事专家倪乐雄的话称,很多国家对外资在关键军工行业中的所有权问题都很敏感。他说,涉及军事技术的交易中总会掺杂政治因素。西方强国对乌克兰现政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空军专家傅前哨对《环球时报》表示,两国做生意有一些曲折是正常的,此次事件有个案的可能,中乌大的合作趋势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据《基辅邮报》报道,经乌克兰安全部门提议,基辅一家地方法院7日决定冻结5家海外公司在马达西奇公司41%的股份,乌方怀疑相关股份转让企图将马达西奇的资产转移到乌克兰境外,这将导致马达西奇破产。法庭文件称,“审前调查表明,从2016年至今,马达西奇公司最终受益方、前管理层和现管理层中的不明身份人员预谋通过破坏该公司来削弱国家,进行了多项交易,将该公司的控股权出售给外资公司,意图将公司资产和产能转移到乌克兰境外,这将导致公司破产和毁灭。”
报道称,这5家海外公司与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今年6月初收到天骄航空及马达西奇公司的一份声明,要求批准天骄航空持有马达西奇的股权。根据声明,中资通过其控股公司已经掌握了马达西奇41%的股权。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称,北京天骄航空的所有者总共间接控制马达西奇56%的股份。《环球时报》记者17日分别致电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该公司参股的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均无人接听。
香港《南华早报》称,乌方此举将限制中国公司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控股权。天骄航空5月与拥有近2.2万名雇员的马达西奇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注资2.5亿美元,双方还同意在重庆兴建一座组装和维修飞机发动机的工厂。马达西奇生产的发动机被用于安东诺夫安-124运输机和世界上最大军用运输机安-225上。中国正在为其新式重型运输机运-20研发发动机,该运输机的荷载重量远小于安-225。目前中国军机依赖的主要是俄制飞机发动机。
报道援引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研究员徐光裕的话称,马达西奇的技术对致力于研发高性能飞机发动机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但即使没有该公司的技术,也不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中国国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进步。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6日称,中乌之间的航空发动机合作或将因此受到影响。俄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表示,马达西奇公司在运输机、教练机、无人机发动机研发、维修和供应上与中国有着多年合作,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军事技术来源国。乌安全部门的相关举措可能与美国施压有关。
傅前哨表示,乌克兰军工非常全面,拥有生产火箭、坦克、导弹及动力装置的技术,在发动机方面有一定优势。中国和乌克兰长期以来都在军工等领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乌克兰的军火工业不只是面向中国,也面向俄罗斯等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