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一家有中资背景的投资基金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莱迪思半导体公司。此次事件引人瞩目的另一原因是,特朗普上任以来奉行更保守的贸易政策,四处开火,对中国也没少发牢骚,并已指示贸易代表对中国发起调查。有美国媒体将这起收购案视为美中经贸关系的“风向标”。真是这样吗?这起收购叫停事件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14日对此表示关切,他说,对敏感领域的投资进行安全审查,是一个国家的合法权利,但不应该成为推行保护主义的工具。
针对这次收购叫停事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14日表示,中国企业在境外收购国外的公司,是企业自主决策的市场行为。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对这种正常的商业行为给予公平的待遇。
当天,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也被问到与中国对外投资有关的问题。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年度讲话中称,建议欧盟对来自“第三国”的投资、并购计划进行更严格的审核。有日本记者向华春莹提问:“欧委会主席容克表示将更严格地审查外资对欧盟企业的收购,有观点认为这一措施是针对中国,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华春莹反问道:“你说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有关言论和欧盟拟出台的一些措施是针对中国的,这些是欧方官员自己的表态吗?还是你替他们代言,你认为他们是针对中国的呢?”华春莹说:“我一直关注最近的报道,我觉得日本媒体现在的各种猜测有点多。最好还是听听欧方自己怎么讲。”
根据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数据,2016年中国在美直接投资达到456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倍。而随着中国投资的增多,美国一些政客的疑虑也在增加。《金融时报》14日称,当前,美国国会中也有呼声要求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进行改革。如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在起草一项草案,准备制定一份特别关注的国家名单,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科宁明确声称,这些变化是出于对“中国通过收购美国和其他科技公司获得经济优势的战略努力的担忧”。今年6月,他在一次演讲中还指责中国寻求对美国公司进行“武器化”投资。
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欧之间相互投资的阻力比较小,比如荷兰、英国等都对美有相关领域的投资,但美国却不那么抗拒。美国还是对中国戴着有色眼镜,没有按照市场经济一视同仁。中国现在不时碰壁,只能一方面做好沟通,争取让对方消除疑虑。同时更要自力更生,自强自信。像芯片这种大量进口产品,最后还得靠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想办法突破,提高自己。